第一卷 • 全视寂杀之目
最后更新: 2025年9月5日 上午2:03
总字数: 3895
前世記憶所示,楚天元當初在上界也是惹上了眾多仇家,而那些仇家僱傭的刺客,也大多來自北玄門,所以他再清楚不過那髮簪的意義為何了。
甚至在他前世位於上界的洞府之中,就專門有竹筐,是用來放置那些“玄羽令”的,不過由於行刺的刺客數量太多,最終滿滿當當裝了二十大桶,還被當時的楚天元嫌棄,認為這些竹筐太礙事了。
至於起初收集起來倒是也不是因為什麼特殊的原因,其實純粹就是為了滿足楚天元前世為數不多的惡趣味。
不過話說回來,這倒也解釋了為什麼,儘管自己根本沒怎麼留意楚璃歌扎在頭上的髮簪,卻也能夠第一時間透過回憶辨認出髮簪的身份。
當然,也正因為這枚髮簪,令當時還在學堂的楚天元快速假設了一種可能性:這個世界的底層邏輯或許不太一樣。
因為至少上界的人能施展手段,在下界留下傳承——甚至,親自來到下界。
然而,這放在前世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上界和下界之所以不互通,是因為天地法則的問題,而忤逆法則,至少前世已踏入仙境的自己都無法做到,更遑論那些上界之人。
所以一開始楚天元想從妹妹身上得到的解答,便是有關北玄門的疑問,而為了證實自己的假設,這才有了前面的算計和衝突。
至於這些疑問,自己剛才也問了楚璃歌,得到的解答大概是:她那偶遇的師尊,正是從上界的北玄門而來,不過由於北玄門有著門中之人不可收徒的門規,且他們的勢力暫時也還沒伸到下界,所以她的師尊才不得不留在了下界,暗中輔導著她修煉。
“看似一樣的世界,卻是有著根本性的不同,著實有趣。” 思忖了這麼多,楚天元倒是越發覺得,自己憑空出現的那些記憶,根本就不像是來自前世的…
但這又引申出一個問題,為什麼自己一開始會想都沒想就一口篤定,那些記憶就是來自前世的呢?
他不清楚,更是首次,聯想不出任何的可能性。
…
“罷了,先做正事。”
楚天元斂起心神,於榻上盤膝而坐。剎那間,四方天地靈氣如受感召,化作縷縷可見的流輝,自窗櫺、簷角、甚至磚縫間湧入室內,纏繞在他周身。
靈氣先如涓流滲入奇經八脈,所過之處似春冰乍裂,經絡為之貫通,繼而匯入丹田,如百川歸海,凝成一團溫潤氣旋,最終奔湧向四肢百骸,恍若枯木逢霖,每一寸血肉都煥發出沈已久的光彩。
待他再度睜眼,五感已煥然一新。梁間塵埃飄落的軌跡、窗外蜻蜓振翅的微顫,甚至十丈外露珠墜地的輕響,皆清晰可辨。加之本就強橫的神識,此刻方圓十丈之內,一草一木的動靜都無從遁形。
至此,引氣入體,功成圓滿。
修仙之道的第一重關隘——引氣境,就此踏入。
“比之前世,居然慢了兩息… ” 楚天元有些訝異,但他大概猜出原因,大概是自己的心境出現了點波瀾。
妹妹、祖父、前世的記憶還有被改變的世界觀,僅僅一天的時間,腦海中就堆積了各種各樣的瑣事...
因此要做到真正的心無旁騖,根本就不現實。
然而,話雖如此,他能在彈指間引氣入體,一步跨越凡俗與仙途的天塹,這世間恐怕也沒什麼人能做到。
須知衛國的尋常修仙世家,往往要傾盡數代積累的資源,耗費數十載光陰,才能勉強將族中寥寥幾個頗有天賦的子弟推過那道凡人難以逾越的鴻溝,踏入引氣之境。而更多修士終其一生,也只能在門外徘徊,望而興嘆。
不過這也並非是因為楚天元有著異於常人的體質,根據楚天元前世記憶所呈現的,下界的人修煉一輩子怕是也趕不上上界哪怕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其原因也很簡單——心境錯了,方法更是錯了。
修行更是修心,下界的人執念過大,對著問道有著過於強烈的渴望,卻不知心如止水,方能引得天地之氣。
更謬者,不知從何時起,修仙世家竟盛行起煉丹服藥之風。將那些金石鉛汞煉成的丸散奉為“仙丹”,以為能助族人速成仙道。但欲速則不達,修行從來無捷徑可走——至少對此界凡人而言確是如此。
是藥三分毒,更不用說那些淤積在經絡間的藥渣,日復一日磨損著他們的根基;更可怕的是,丹藥中躁烈的火毒本就會侵蝕心境,反倒是讓修行之路越走越偏。
因此即便是越過重重難關,耗盡數十年光陰,終入修仙門檻,他們當中大多數已是根基盡廢,再難向上進發哪怕半步。
…
轉眼間,不到一刻鐘的時間,楚天元已經穩固好境界,把目光投向心法玄技。
在楚天元的理解中,玄技是對能力最好的展現,但那終究是道途之上的枝葉招展,而真正決定修行之人能攀多高、行多遠的,始終都是心法。
心法乃修行之基,修士間的進境遲速、修為高下,十之八九皆系於此。
前世的他,所修的《歸墟引》確是一門霸道心法,尤擅淬煉筋骨,練至大成時肉身幾近不滅,單論保命之能,堪稱天下無雙。
然而這一世,他倒是不願再走舊路。此法雖穩,卻非他所願,當初也是在仇家太多之下,不得已才練成。而如今既然重頭來過,相較於銅皮鐵骨,他更願意修煉精神類的心法。
若能神遊太虛,念動乾坤,又何須懼世間刀兵?
再說雖然修仙之道,說白了就是看誰的命大,能夠笑到最後,神識若是能修煉到通天的程度,則萬物皆明,以至於危機未至,就能靈犀先覺——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更超然,更具慧根的“保命”?
畢竟一直橫衝直撞也不是辦法,而且他也打算這一世,活的更聰明些,不至於被一群瘋子追殺至天涯海角,整天被煩得東躲西藏。
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能保護好至親,雖然他完全丟失了前世有關於至親好友的記憶,可他幾乎確信:正是自己當年那般強橫兇厲、不計後果的行事作風,累得親友盡遭牽連。而那些重要之人的相繼失去,恐怕也正是他最終心冷成鐵、孤絕一世的根源。
“精神類心法…前世在上古遺跡之中倒是有尋到過一些... ”
“但願其中內容我還記得清吧...”
一念及此,他腦海中自然浮現出一門近乎為此刻量身而造的心法——《誅神目》。
誅,乃殺伐之極,決絕之志;
神,指神識本源,靈性根本;
目,則為瞳術通幽,破世間邪穢。
此法不僅是一門淬煉神魂、神識的心法,它更是其中一種上古瞳術。
也就是說,《誅神目》既是心法,亦可視為玄技的一種;若是視作後者,則眸光為刃,視之所及,神魂俱寂。
當然,這個前提是神識和神魂要足够强横,方可做到;在某種程度而言,心法和玄技也算是相輔相成了。
“該說幸運又或不幸呢?整整九九八十一部心法裡面,只有這一部我是記得清清楚楚,一個不落,不會又是天意在作祟吧… ” 楚天元的表情有些狐疑,總感覺又有什麼不對勁。
不過這《誅神目》與他如今的心境倒是十分契合,尤其是那種“出鞘必見血,目光所至皆斬”的極致感覺,不知道為何,楚天元看它就很是順眼。
“罷了,先不追究了。”
“不過瞳術這種東西還是不要輕易顯露人前,作為底牌殺招即可;至於平時,就當它是一部神魂心法便可。”
“還是去另習一門劍法玄技,明面示人,以掩暗芒好了… ”楚天元眸光微斂,心中已有定計。
…
深夜,楚府後山。
楚家的後山之所以連名字都不配有,是因為它作為一座山,全然不似那些鐘鳴鼎食之家該有的氣象,反倒既矮小又貧瘠,以至於它對於楚家來說,就像這龐大宅院群落邊緣生出的一塊被遺忘的贅肉,多餘且礙事。
在山上,嶙峋的怪石與生長不良的歪脖子雜樹是常客,而風過時,枝椏摩擦發出沙啞的嗚咽,吹來陣陣枯枝腐葉與濕土混雜的,略顯陰暗沉悶的氣息。於是,在楚府興時,它就是個無人在意的小山丘;楚府頹時,它就是個不祥之地,專門帶給楚家厄運的地方。
只是由於相傳楚家先祖就埋葬在那山底下,所以儘管如此,也沒人敢去夷平它。
但作為一座山,它確實活的很憋屈,不僅常年沒人在意,有鍋就輪到它硬背,就連樣貌都生得醜陋。
不過,自從楚天元那神奇妹妹偶遇到她那個師尊之後,這座後山從此就有了新的使命——楚璃歌專屬的修行寶地。
“倒是小看這地了,怪不得璃兒深夜都總是偷偷來這裡修煉…”
一名青衫少年獨立於後山幽谷之間,衣袂在夜風中微微拂動。他仰首望向籠罩在薄霧中的慘淡月輪,四周瀰漫的陰煞之氣如活物般纏繞在嶙峋怪石之間,浸得人骨髓發寒。
“不過倒是便宜她師尊了,此處確實適合用來培養刺客,真沒想到在夜晚,這裡的陰氣會變得這麼重。” 青衫少年思忖道。
少年身長八尺,體型修長,面容清秀,卻凝著一抹看透世情的淡漠,尤其是那雙眸子,深邃得如同古井寒潭,不見半分波瀾。
這自然便是楚天元。
此刻的他負手而立,感受著空氣中流動的陰氣,不知道為何,他總能聯想到那個總愛纏著他的少女,在此地揮汗如雨、磨礪鋒芒的身影。
而他來的目的也很簡單,其實就是想找個空曠的地方打坐修煉一番,順便熟悉一下剛剛所領悟到了劍技。
至於那部得自上古遺跡的《誅神目》,十重境界果然玄奧異常。楚天元枯坐參悟數個時辰,竟只窺得第一重的皮毛——此法門之艱深,遠超出他最初的預料。
然而上古傳承終究不凡。
僅是這般淺薄的領悟,已讓他神識如經千錘百煉,較之先前強大了數倍。
“嗯?”
楚天元眉頭一下子蹙緊,眸中似有冷電閃過。神識如一張無形巨網驟然收攏——方才那一瞬,他清晰地感知到一股陌生的氣息正從崖底慢慢逼近。
崖下濃霧劇烈翻湧,彷彿有無形之手在其中攪動。夜梟的啼鳴戛然而止,死寂中只剩山風掠過枯枝的嗚咽。
“有意思……”他的視線向崖底投去,衣袂無風自動,“來的倒是位貴客。”
話音未落,霧氣突然裂開一道縫隙,隱約可見一道黑影正踏著峭壁緩步而上,所過之處連月光都被吞噬殆盡。